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中药科普】你真的了解“地黄丸家族”吗?一文读懂!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点击数:
摘要:

一、地黄丸家族分类

图片

01

图片

补阴类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2)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滋阴降火(潮热盗汗、口咽痛)

(3)麦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润肺养阴(肺肾阴虚干咳、消渴)

(4)杞菊地黄丸:+枸杞、菊花→养肝明目(视物模糊、干眼症)

(5)归芍地黄丸:+当归、白芍→滋阴补血(血虚头晕、月经不调)

(6)明目地黄丸:“杞菊”、“归芍”+蒺藜、石决明→养血平肝明目(迎风流泪)

图片

02

图片

气阴双补类

(7)参芪地黄丸:+党参、黄芪→益气养阴、滋肾健脾(低热盗汗、食欲不振)(另外:参芪地黄汤:-泽泻+党参、黄芪、生姜、大枣)

图片

03

图片

补阳类

(8)桂附地黄丸:+肉桂、附子→温补肾阳(腰膝冷痛、水肿)

(9)济生肾气丸:“桂附”+牛膝、车前子→利水消肿(肾虚水肿、小便不利)

(10)十补丸:“肾气丸”+鹿茸、五味子→温补肾阳,益精填髓(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图片

04

图片

其它

(11)耳聋左慈丸:+磁石、柴胡→平肝潜阳(耳鸣、高血压)

(12)七味都气丸:+五味子→补肾纳气(虚喘、遗精尿频)

图片

另外再加两种肾气丸(八味肾气丸、金贵肾气丸)、参麦地黄丸,我们应了解和掌握地黄丸家族的15味成员

图片

二、地黄丸家族族谱

1.先祖溯源: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

2.基因突变: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将张仲景的“肾气丸”去掉桂枝、附子两味温阳药,仅保留六味滋阴药(三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泻:泽泻、茯苓、牡丹皮),命名为“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专用于小儿阴虚证。

3.家族族谱

图片

4.繁衍时间轴:

图片
图片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

   - 阴虚火旺(手足心热、舌红少苔)→选知柏/杞菊/麦味等;

   - 阳虚(畏寒肢冷、舌淡苔白)→选金匮/济生肾气丸等;

   - 血虚(面色苍白、月经量少)→选归芍地黄丸。

     地黄丸家族成员较多,一定要“辩证用药”,做到药证一致!地黄丸系列均需严格区分阴虚、阳虚或湿热体质,误用可能加重病情,尤其处于对立证型时应禁用

2. 禁忌人群:

   - 对所含任一组分过敏者禁用;

   - 脾胃虚寒者慎用滋阴类(如六味、知柏);

   - 湿热体质(口苦尿黄)禁用补阳类,以免助湿生热

   - 脾虚湿盛者(腹胀、便溏、痰多者)禁用补阴类,以免加重湿滞

   - 感冒发热期间一般应暂停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 儿童及青少年:含鹿茸组分时可能促进性早熟,需禁用

   - 孕妇:含磁石、牛膝等组分时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哺乳期妇女:含磁石组分时可能影响婴儿发育

3. 重复用药:

   - 地黄丸家族成员均含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地八山山四,泽泻苓丹三”)组分,临证选药时仅推荐一种,切勿造成重复用药。

4.饮食禁忌:

   - 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生凉冷饮,以免影响药效。

5. 常见误区:

   - 六味地黄丸≠万能补肾药,误用于肾阳虚患者可能加重阳虚症状;

   - 健康人群无需长期服用,可能破坏机体本身的阴阳平衡状态。

图片

四、现代应用扩展(该部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糖尿病:地黄丸家族在治疗本病时有用到机会;

  - 高血压:杞菊/明目地黄丸缓解肝阳上亢型头晕;

  - 更年期综合征:知柏/六味地黄丸改善潮热盗汗;

  - 慢性咽炎:麦味地黄丸缓解咽干;

  - 骨质疏松:金匮肾气丸配合钙剂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

  - 术后或产后:参芪地黄丸在术后或产后气阴两虚时有用到的机会。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地黄丸家族需严格辨证使用,补阴补阳方向截然不同。地黄丸家族大多都有对应的中成药,普通人群切忌跟风滥用,建议在中医师、中药临床药师、执业中药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图片

参考文献

  - 各药品说明书(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 上文提到的中医古籍及教材.

  - 刘士敬. 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1, 27 (42): 13.

  - 黄引怀,魏钰.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应用状况与合理应用策略[J].中国药房, 2011, 22 (19): 1823-1824.

  - 徐丽新. 探析补益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 23 (22):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