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热点文章
- 02-16浅谈DRG与DIP支付方式
- 10-22王不留行籽的耳穴贴压
- 06-02“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 03-29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 06-21食品安全宣传周 | 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
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我院神志病科(精神心理科)与您共同守护精神障碍患者的优质睡眠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春季的气候变化和情绪波动可能会对他们的睡眠质量带来挑战。优质的睡眠是康复之舟的稳压器,是心灵疗愈的温柔港。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掌握春季对精神障碍患者睡眠护理的关键要点,共同为健康保驾护航。
一、营造舒适环境,降低患者烦恼。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但昼夜温差仍较大。为患者打造一个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睡眠空间至关重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之间,湿度维持在40%-60%,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选择柔软、透气的床上用品,如纯棉材质的被褥和枕头,避免过厚或过薄,确保患者在睡眠中身体舒适,减少因不适而频繁醒来的状况。
二、坚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习惯。
春季昼长夜短,患者的睡眠生物钟和心理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建议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早上6点至7点起床。在入睡前,可以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泡热水脚等,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大脑的刺激,让大脑逐渐进入放松休息状态,可以使患者更容易入睡。
三、合理饮食调理,助力高效安眠。
春季饮食应注重清淡、均衡。避免患者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含咖啡因、兴奋剂等刺激性强的食料,如浓茶、咖啡、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香蕉、坚果等,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前体物质,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促进患者更快入睡并延长睡眠时间。
四、适度科学运动,舒缓疲惫身心。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释放多余的能量,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春季天气宜人,可安排患者在白天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运动过程中,患者能够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同时运动后的身体疲劳感也会促使患者更容易入睡。但需注意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因身体兴奋而难以入睡。
五、注重心理关怀,帮助驱散焦虑。
万物生长季,患者的情绪也可能随之波动。患者可能会出现对病情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等因素而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进而影响睡眠。护理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关怀,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让患者在心理上放松下来,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春季是充满希望和激情的时节,也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关键期。关注患者睡眠质量,从细节入手,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给予心理关怀,让患者在春日的怀抱中享受优质睡眠,助力他们走向健康明天,共同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