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在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理论指导下,在夏天利用穴位药物敷贴等手段治疗冬天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传统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有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铺灸、薰洗等多种外治法,尤以穴位贴敷和铺灸运用最多。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临床多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取汁调成膏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如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胃痛;贴敷颊车、风池等穴治疗面瘫等均获满意疗效。
贴敷疗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贴敷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2.消化道疾病:如胃胀、腹胀、寒性胃肠病、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3.风湿免疫疾病:如风湿寒性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免疫力低下者;
4. 脊柱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痛、寒性腰腿痛,虚寒性筋骨肌肉痛;
5.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怕冷、多关节疼痛或腰腹怕冷疼痛等;
6.儿科病症:如小儿哭闹、厌食、遗尿、消化不良等。
三伏贴禁忌症
1.肺部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
2.强过敏体质者、接触性皮炎、有疮、痈等皮肤病和皮肤破损、皮肤感染者。
3.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
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中医治疗讲究时令,该治疗是在三伏天及伏前、伏后各10天之内治疗,每伏贴1次。
2.贴敷时间:成人6-8小时;儿童2-4小时。
3.贴敷当天不宜冲凉,避免吹空调,食瓜果冷饮。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可提前揭除药贴,防止灼伤皮肤。
5.如出现水泡,不要挠,痒就拍一拍,小泡会自行吸收,大水泡找医生处理。
贴敷时间
就诊地址及咨询方式
贴敷地点:酒泉市中医医院门诊四楼治未病科
咨询电话:
门 诊2668293
唐医生18093792275
赵医生15101293659
来院路线:市内乘9路、28路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即到;或乘5路、12路至交通大厦站下车向南50米十字路口东南侧。
图 文:医务科 治未病科
编 辑:宣传科
往期回顾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