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科学预防流感 守护健康生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点击数:
摘要:

春季来临,当下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儿童随时可能“中招”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关于什么是流感?流感是如何传播的?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流感如何防治?请牢记以下这些关键知识点

图片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冬春季节高发,主要以发热、头痛、疲倦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而危及生命。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引起,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和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无发热或只有轻度发热,较少出现并发症。

图片

流感是如何传播?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37天),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经空气传播。60岁及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伴有基础性疾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等人群感染风险高,更易发生并发症,需要特别注意。

图片

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无发热或为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

图片

如何预防流感?

医疗机构

1.落实预检分诊,做好患者分流。指导患者及陪同人员正确佩戴口罩。

2.分开安置流感患者,减少探视或陪护,防止住院患者感染。

3.加强病房通风,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的清洁消毒。

4.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5.医务人员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不建议带病工作。

图片

个人预防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应接种流感疫苗。

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充足睡眠,避免焦虑,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密闭场所,出门戴口罩,减少疾病交叉感染。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