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医儿童保健知识(二)
病后小儿如何饮食???
中医讲药食同源,吃对了饭对小儿疾病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以儿科常见病来谈谈:常见的食材组合后可以治疗和调理哪些疾病!!!
01 # 小儿感冒见消化不良、呕吐:生姜苏梗汤
功效:行气和胃,消食止呕。
原料:生姜、苏梗、陈皮、山楂(各6-9g)。
制作方法:将方中各味共置砂锅中,用沸开水浸泡10分钟后,再加热至沸,滤去残渣,加白糖、食盐各少许即可。
用法:每日1剂,频频饮服,3剂为1疗程。
使用要点:感冒见呕吐、大便干结、消化不良等症。
其他推荐:双花饮、二香饮、葱豉茶、香仁茶等。
02 #小儿咽炎:丝瓜饮
功效:清热生津,解毒利咽。
原料:新鲜丝瓜2条,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丝瓜洗净,切碎、搅烂后绞榨取汁,装小瓷碗中,加冰糖后,上蒸笼蒸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小杯,频频呷饮,10日为1疗程。
使用要点:风热、痰热症。
其他推荐:海蜜茶、凤衣茶、海蜇羹等。
03 #反复呼吸道感染:芪枣汤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扶正。
原料:黄芪 10g,红枣30g。
制作方法:取上方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先武火煎至水沸,再以文火熬至红枣开花,滤出汁液代茶。
用法:每日1剂,频频饮用,3个月为1疗程。
使用要点:发病间期,属脾肺虚者,疾病发作期不可用。
其他推荐:银耳羹、黄精大枣汤、百合花生粥等。
04 # 肺炎:萝卜粥
原料:萝卜10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先将萝卜洗净捣烂,绞榨取汁,待粳米粥煮熟时加入,再煮5~7沸即得;亦可将萝卜切成碎丁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味后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1剂,1次或分2次服完,7剂为1疗程。
使用要点:见咳痰黄稠,又见纳差,腹胀,大便不调等症。
其他推荐:鸭参汤、荸荠海蜇粥、银杏瓜子汤、薏仁山梨饮、橄榄冰糖茶等。
05 #支气管哮喘:胡桃肉粥
功效: 温补肺肾,润肠平喘。
原料:胡桃(打碎,取仁)4个,粳米30g。
制作方法:将胡桃仁打碎,与粳米一起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剂,不拘次数,服完为止。
使用要点:一般于哮喘缓解期连续服用。
其他推荐:鸽子煲、生姜粥、杏仁萝卜煎。
0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百合龙眼汤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原料:百合、龙眼肉各15g,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百合、龙眼肉置砂煲中,加清水适量,以文火炖至熟烂,加入冰糖后1~2沸即得。
用法:每日1剂,少量频频喂服。
使用要点:用于康复后期较为适宜。
其他推荐:荸荠鲜梨粥、龙枣枸杞粥、人参粥等。
07 #泄泻:乌梅汤
主治 :小儿水泻不止。
原料:乌梅10g。
制作方法:将乌梅洗净,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个小时,滤取汁液,备用。
用法:每日1剂,取汁液少加砂糖调味后,频频口服。
功效:生津止渴,涩肠止泻。
使用要点:见水泻不止或久泻不止。
其他推荐:麦芽饮、马齿苋饮、胡萝卜茶、山药散等。
08 #厌食症:开胃汤
功效:消食化积,理气醒脾,祛湿开胃。
原料:生麦芽、生谷芽、白芍各15g,荷叶、佛手、香橼各6g,甘草3g。
制作方法:将各味共置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开后,以文火再煎 20分钟,滤去残渣,加少许白糖,即可服用。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于餐前1小时喂服,15剂为1疗程。
使用要点:厌食患儿见烦躁不安、磨牙、腹胀矢气等症。
其他推荐:茯苓鸡肫汤、金米茶、消化散、五药饼等。
09 #遗尿症:芡实粥
功效:温肾益气,健脾涩尿。
原料:芡实50g,核桃肉(打碎)15g,红枣10枚,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芡实碾细粉(过100目筛),置锅中,加少量清水调成糊状,于文火上边煮边搅拌,2分钟后加入核桃肉、红枣(劈,去核),煮至汤糊粥成,加红糖搅溶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食完,15天为1疗程。
使用要点:脾肾阳虚者。
其他推荐:二仙粥、山枣膏、黑胡椒散。
10 #过敏性紫癜:苋枣饮
功效:清热凉血,化瘀消斑。
原料:鲜马齿苋 500g(或干品150g),红糖150g,红枣50枚。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段,红枣劈开去核,共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至枣熟烂,加红糖煮沸后,滤去残渣即可。
用法:每次饮100ml,每日2~3次,7天为1疗程。
使用要点:血热发斑者。
其他推荐:鱼漂煲、茅根茶等。
11 # 汗症:仙枣汤
功效:益气养血,固表止汗。
原料:仙鹤草30g,红枣15g。
制作方法:将红枣洗净劈开,与仙鹤草共置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以文火煎煮30分钟,滤去残渣,加糖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频频喂服,7剂为1疗程。
使用要点:小儿汗证属虚者。
其他推荐:参麦止汗茶、五倍子散、百合山药粥。
重要提示!!!
中药饮片及食物均有寒热温凉之分,故而需要根据患儿体质及疾病性质选用合适的膳食,不可见之就取,需仔细甄别!